在今年8月公布的第4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名單上,珠三角的制造業同行們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上海步科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深圳市步科電氣有限公司。從2016年深圳步科與金蝶攜手亮相德國漢諾威博覽會后,雙方共同發起了金蝶與步科的走進智能制造游學計劃,到次年中便已有1000家企業走進步科,直到2021年計劃結束,走進步科的制造業企業已不可勝數。
是什么吸引力讓眾多同行爭先恐后想取經?是什么因素讓步科工廠被評上了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它又是怎樣通過智能制造,在五力成長飛輪中快速提升了自身的交付力?
制造中不斷創新
步科踐行小巨人發展之路
專精特新是指 “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專精特新“小巨人” 企業是指專注于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的排頭兵企業。小巨人企業是優質中小企業的核心力量,極具發展潛力與成長性,有望在未來成為相關領域國際領先的企業。
步科是一家什么樣的企業呢?以往走進步科的企業家們,能夠近距離地體驗從計劃到備料到生產到成品入庫的數字化精益管理全過程。大家在步科的生產車間看到的是這樣的情景:
● 作業員在工位上點擊智能終端接受生產任務,按技術資料進行產前準備,通知AGV小車上料;
● 生產過程中,用條碼槍進行進度匯報和質量記錄;出現品質不良時,在智能終端上進行匯報及補料;
● 物料收料后,自動分配IQC檢驗工位進行檢驗;合格入庫后在立體倉進行存儲,系統根據排產信息發布配料信息給智能揀貨小車,倉庫人員根據亮燈信息進行揀料;AGV小車自動運輸到生產工位;
● 生產管理人員通過智能看板就能知道生產線實際的生產、配料、上料進度,也能了解產品的質量。
車間里生產的,是步科將要交付給客戶的各種自動化設備。
步科從人機界面產品起步,一直專注在工業自動化設備控制核心部件與工業物聯網/互聯網軟硬件領域,主要為客戶提供設備自動化控制、數字化工廠及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是中國為數不多的機器自動化與工廠智能化解決方案供應商,并且持續推動了國產人機界面的普及浪潮,在工業自動化領域實現了國產品牌的突破。
步科以智能制造為方向,打造了自動化設備控制、數字化工廠與SaaS軟件“三輪驅動”的技術平臺,聚焦行業與客戶深度鏈接,廣泛應用于物流設備、機器人、包裝設備、食品設備、服裝設備、醫療設備、環保設備、軌道交通設備等自動化設備行業。
2021年,步科明確提出了“聯+動”的發展方向。
“聯”是物聯網的“聯”,隨著更多的工業企業生產設備邁上“云端“,步科希望搶占機器物聯網的門戶,并在此基礎上成為機器物聯網的領先企業。“動”是動力的“動”,即為工業自動化設備及機器人提供動力,步科提出了立志成為機器人“第一動力”的發展目標,要在機器人的電機、關節、驅動等領域成為行業佼佼者。
此外,步科還將鞏固在醫療影像設備驅動系統的領先優勢,推動行業核心部件國產化進程。所以“聯”和“動”是步科的戰略底層,也是由數字化、工業自動化設備及機器人構成的未來世界的基礎,步科將持續為中國的制造強國的建設進程貢獻力量。

步科的智能制造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幾十年來專注與創新的結果。
早在2015年,工業4.0興起,步科第一時間深入智能制造領域,聯手金蝶中國有限公司,軟硬結合,共同打造出了智能工廠系統(SFS),并在2016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亮相。穿越到漢諾威,“當時這個展位是最多的海外人過來,當時海外營銷從法語、到日語、到英語、到中文,整個營銷團隊全部撲上去做說明。” 2022年9月底,在一場由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協會、數字化治理工作委員會籌備委員會主辦、金蝶軟件(中國)承辦、華為云計算技術有限公司協辦的專精特新峰會上,上海步科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CIO顧江磊陳述了當時的盛況。

在2016年的漢諾威博覽會上,步科股份董事長唐咚先生表示,幫助企業在鬧市區打造高規格工廠是金蝶與步科共同的夢想,此次推出的解決方案將為中小制造企業帶來“真金白銀”的收益和價值。金蝶創始人徐少春先生表示,此次雙方聯手打造的智慧工廠解決方案,幫助中小制造業實現“超級透明、超級柔性、超級智能”,幫助中國制造業創造超級價值。
幾年來,不論是金蝶還是步科,一直在持續升級著彼此的軟硬件智慧工廠解決方案。金蝶于2017年推出了全國首個“PLM+ERP+MES“一體化解決方案,在2021年又升級“MOM”制造整體運營方案和企業級工業互聯網方案。步科則獲得了2020移動機器人供應鏈優質企業、2020年實現了科創板上市,2021年提出了“聯+動”方向,2022年被評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
不難看出,步科一直在智能制造領域“專精特新“地發展著,踐行著雙重的使命:通過自己的“智能制造“打造優秀的交付力,帶來客戶的“智能制造“。
交付力提升
步科五力成長飛輪的轉動效應
“從戰略層面來講,國家已經給廣大中小制造企業發展指明了方向——走專精特新之路。金蝶為優質中小企業提供可組裝的解決方案,通過可組裝更多產品實施落地,以‘五力成長飛輪’模型,提升企業產品力、獲客力、交付力、口碑力和收益力,幫助企業實現轉型升級,讓專精特新企業更加專精特新。”9月的專精特新峰會上, 金蝶中國金蝶云星空智能制造總監王國寶表示。
步科總部在上海,主要的工廠在深圳,而深圳的工廠則坐落在深圳最繁華的高新科技園鬧市區。為什么要上數字化系統?上完以后產生了哪些變化?步科在五力成長飛輪上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利用數字化,面向客戶,實現更優的交付力,并帶來更高的收益力。
企業經營的本質就是為客戶提供產品服務而獲得收益。交付力,是以更短的交期、更優的成本向客戶交付更高品質產品的能力。由于客戶需求的不穩定性,供應鏈原材料和成本的不確定性,企業如何在變化莫測的大環境下,既能滿足客戶個性化的需求,實現高效供應鏈,又能用更短的交期、更低的成本、更好的品質滿足市場的需求,交付力就顯得尤其重要。
在這一點上,步科給出了非常生動的答案。
“我們的生產特點是小批量、多品種,我們屬于以創新為中心的,隨著客戶需求的變化,隨時用創新能力進行服務的科技型企業。客戶需求的驅動、新技術的驅動,導致商業環境發生了變化,我們的解決方案也要發生變化,這就是步科希望借助信息化提升自身能力的核心驅動力。”
在上述的9月專精特新峰會上,顧江磊總結了當時步科在時代發展中面臨的挑戰。其實這不光是步科面臨的挑戰,也是所有制造業企業的挑戰:
(1)BOM和工藝實時性。因為產品一直屬于迭代創新過程中,尤其是在一條生產線平均1小時換線1次的生產場景下。
(2)計劃編排。批量的降低帶來排產的難度上升,且在產品投產過程中會對產品進行微調,包括產品工藝,過程中的投產管理。如何實現可視化的排產?
(3)物料管理。步科的物料10000余種,成品物料約3800個,常用物料約1500個,且生產以裝配為主,面對越來越多的個性化訂單所有的企業在生產中,只要是制造型企業,都會提出一個要求-齊套,各種層級的齊套是生產最關鍵的因素,物料不齊套怎么能生產?
(4)信息傳遞。小型工廠的信息傳遞基本靠吼,但是小批量多品種的出發點下,如果全部靠人的交互,那時會出現大量的縫隙,導致制造、預期和實際發生巨大的偏差。
(5)防呆防錯。步科的產品一層是底層硬件,一層是上面的軟件,從這個角度來講,對于不同的客戶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是硬件配合軟件去組合才是完整的產品。所以在這個過程中,防錯、防呆是必須跨過的門檻,否則沒辦法適應市場。
(6)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需要實現從材料、檢驗、生產、品質的全過程追溯實時追溯。產品已經出廠,如果出現了一些問題,如何追溯?
上述問題必須通過專業的數字化整體方案來解決。
“我們從2005年開始使用金蝶,2015年的時候,跟金蝶合作,曾經推出過KK智慧工廠解決方案,一步步走到現在,已經開始搭建步科的工業互聯網技術,從MES到WMS,這還是金蝶給我們提供的。步科的全部數字換軟件,包括ERP、MES、QMS、PLM等,整套全部使用金蝶的解決方案。“
步科與金蝶致力于通過智能制造解決方案,打造出全要素鏈接的智能工廠:
工廠信息能夠實現自動傳輸與數據采集,工廠信息能夠即時透明呈現及交互,工廠內部物料能夠自動傳輸與及時送達,生產現場能夠實現高效的訂單執行與切單,基于云架構能夠實現數據共享與多方協同,小批量高效智能制造解決方案。
“過去我們看到的工廠是占地面積很大,生產流水線很復雜、反應速度很緩慢的模式,現在步科模式更輕、更透明、更柔性、更智能了。”這是步科自己和所有來參觀的企業家們的共同感受。
基于數字化的精益改善,比傳統的精益改善,成效是顯然易見的:如今在步科的生產車間,實現了“四0應用“——匯報0延遲,換產0等待,物料0誤差,下線0不良。同時,金蝶云·星空的MES云成功承載了 6年*54周*6天(每周)*10小時(每天加班2小時)*70位(生產工位)的大數據:長時間、全方位、全要素鏈接的實戰考驗。相對于同行,深圳步科的制造生產周期縮短了86%,成品庫存降低40%,庫存周轉率提升30%。
光有MES可不行,只有將財務、供應鏈與智能制造相結合,通過整體運營才能實現更好的交付力,這是肯定的。關注財務、銷售、計劃、成本、供應鏈,幫助企業標準化,是步科多品種小批量的客戶需求保障體系的中樞:其中的“計劃協同機制“,不光實現了從”月“到”周“的計劃保障生產協同和物料供應,更是完成了“日”生產計劃,驅動車間現場的生產和物料配送,確保客戶的交期,保障日清日結。
“MES和WMS、ERP最大的區別是一定會跟工廠現場的操作人員有關。如果我們只是把它做到每天晚上把工作記錄統一輸入到電腦里,一是這個數據非實時,二是因為數據傳遞過程會出現錯誤,導致錯誤的數據一直到結算的時候才能發現,三是會影響工人的工作節拍,只有通過軟和硬的結合,才能把WMS和MES直接植入到整體系統中,才能實現前面的日清。”
因為并非是單個工控軟件的上線就能帶來研產供銷主流程的清晰,即不一定會對企業產生價值。MES、WMS、TMS、IPS等零散的應用,可能不足以構成“全局”,只有把計劃\生產\高級排成\執行\質量\物流等,把它們都加起來,放到一個體系里面來“運營”,即MOM(Manufacturing Operating Management 制造運營管理),才能不斷地積累企業相關的運營軟實力,才能足夠全面地去運營整個企業的能力。
步科與金蝶一起做到了。雙方同時也希望能夠為中國中小型制造業實現智能制造解決方案。
“金蝶和步科打造的這套智能制造解決方案,是中小企業面對‘多品種小批量短交期’逐步成為常態的外部環境下,不斷進行管理創新、管控點創新、工具創新而得到的。在步科6年的應用,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是金蝶云·星空獲得第三屆中國工業互聯網大賽領軍組三等獎中提出的企業級工業互聯網的重要參考。對解決廣大的中小企業‘不愿轉、不敢轉、不會轉’有重大的借鑒作用。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助力專精特新發展是一個不錯的路徑。”作為這個項目深度的參與者,金蝶云星空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總監計曉軍這樣認為。
“我們使用金蝶云·星空一體化解決方案,在工人數量不變的情況下,實現了業績倍增以及人均產值倍增。我覺得這個成績單在電子行業是完全可以復制的,一是需要選對軟件產品,二是要企業獲取數據后需要自主進行分析,將數據作為一個刻度尺,牽引企業的自主改善的,并且通過金蝶的開放平臺及時優化,是需要業主和平臺協同努力才能達到。”顧江磊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