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隨著科技普惠,消費者對產品創新的消費訴求日益上漲。作為連接企業與消費者的媒介,產品創新不僅能為消費者創造更大的附加值,讓其有更多購買選擇,更是企業賴以生存的根基。
只有設計未來才有未來,產品力的高低決定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最終體現在獨特的產品及服務上。
1、什么是產品力?
產品力,即產品對目標客戶的吸引力,通過滿足消費者欲望和需求,使之產生購買欲的能力。企業經營的本質就是為客戶提供產品,產品力高低決定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打造優秀的產品力需要強大的產品研發能力。研發團隊在產品研發階段定義了產品的基因,決定了產品是否滿足客戶真實需求、具備良好的用戶體驗,決定了產品80%的成本、70%的質量;產品所用物料是否更便宜、更可靠的供應,是否更容易、高質量制造出來、更簡單快捷進行維修服務,都是由產品研發決定的;也影響著企業運營的復雜度和效率,最終決定了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利潤。
產品研發不僅僅要攻克技術難關,更應構建以產品在市場上實現商業成功為目標的產品研發管理體系,才能使企業長期擁有更好的產品力。
以華為公司為例,華為從1996年開始進行自主產品研發,利用3年時間實現了從0到22%的國內交換機市場份額快速增長,但同時毛利率逐年卻快速下滑,產品開發周期是業界領導者的兩倍還多,投入大量資金研發的新產品要么在上市之前就被取消、要么就是上市后無法獲得利潤,與國外跨國公司的差距越來越大。
為了尋求研發管理變革,提升產品力,華為在1999年開始導入IPD研發管理體系,并在2013年正式推行,經過5年實踐,研發周期平均縮短50%、產品故障率減少95%。總結華為20年IPD變革歷史,IPD幫助華為從89億到8900億的銷售收入增長,打造了從偶然成功到可復制、持續穩定高質量的管理體系,提升了產品力,實現了商業成功!
2、金蝶云·星空PLM幫助企業提升產品力
金蝶云·星空PLM,以IPD(集成產品研發)管理思想為核心框架,幫助企業建立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驅動,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研發管理體系,通過需求管理、產品規劃、研發項目及產品數據管理等應用,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打造更好的產品力。
2.1 需求管理與產品規劃
需求管理的目標是精準把握市場需求,通過對收集的需求進行分析進行結構化、標準化、量化的定義,一方面可以更透徹、更全面地理解市場需求,另一方面使需求在企業內與產品有關的人員都能得到準確一致的理解。
通過產品戰略規劃(SP)、年度商業計劃(BP)及立項開發流程(Charter流程),對需求進行梳理,篩選出符合企業戰略目標的產品,削減沒有市場機會的產品,集中資源投入到優質項目中,開發出爆款產品。
SP/BP流程管理及產品路標定義
按照市場管理流程(MM流程),定義并執行SP/BP流程,在流程執行過程中,提供$APPEALS等工具和方法,輔助企業從多個維度進行市場需求分析,形成潛在項目項目清單,并通過PDC投資組合分析,形成產品路標規劃,以產品路標(Offering)及版本火車(Release)索引產品全生命周期過程中的各種數據,指引企業具體產品的研發、銷售等業務開展。
高質量的產品立項流程
定義高質量的Charter開發流程(等同于立項流程),并通過CDT團隊(商業計劃書開發團隊)執行;通過Charter流程,將Offering分解為更加詳細的定義路標Release,明確產品迭代順序;經過Charter開發流程,向PDT團隊輸出結構化的產品業務計劃書及項目任務書,在項目任務書中包括初始產品包需求信息、項目里程碑節點計劃、項目投資預算、重量級團隊等關鍵信息,以便后續研發項目作為輸入數據。
實現市場需求的收集/分析/分發/實現及驗證的閉環管理
按照IPD思想,搭建從客戶需求提出、到系統特性、系統需求和詳細需求定義的結構化需求數據庫,并按照$APPEALS分析模型進行維度定義,按照中長期、短期需求及個性化需求進行類別劃分,針對中長期的系統特性級需求納入到SP/BP流程,為投資組合分析提供數據源,經過Charter流程,將初始產品包需求導入到研發項目,在概念設計階段形成最終的產品包需求。
在研發項目的概念設計階段,通過詳細需求的分發,創建對應的研發任務,實現與項目&任務的關聯,使任務執行者充分了解對應的需求;在項目&任務完成時,驅動需求狀態的關閉,最終實現需求始終貫穿從產品規劃到產品實現的全過程,確保開發出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
2.2 建立結構化的研發流程體系
規范研發項目管理流程
按照產品規劃階段定義的Offering級別,定義多種項目模板,適應不同類型研發項目,實現流程裁剪,即避免流程僵化過度管理,也避免必要的流程缺失導致出現質量問題;在流程模板中,按照IPD思想,設置矩陣式跨部門PDT項目團隊,職責清晰、高效協作;通過在項目模板中設置文檔交付物模版、任務檢查&測試項等管理要素,實現情景化知識推送,確保流程被規范化執行;以項目WBS為主線,設置項目執行過程中各種跨部門的端到端子流程,實現流程自動驅動。
實現計劃和進度管理,減少項目延期
當具體研發項目執行時,支持各專業領域、多業務部門的多級計劃安排,為每個工作任務指派人力資源,實現任務分派、通知、控制和監督,相關工作開展后,金蝶云·星空PLM可幫助研發團隊進行項目過程的精細化管理:
· 形成以項目任務為索引維度的產品數據包集合;
· 充分利用一體化平臺特性,在PLM研發任務中發起采購申請、小批試制等E2E流程,實現跨業務領域的流程對接;并以項目維度實現項目材料成本統計和分析;
· 通過可視化項目看板,針對部門、角色、崗位,按照財務、客戶、內部管控、能力等維度進行統計分析, 找出管理薄弱點加以改進。

通過DCP/TR評審,確保研發質量
可在研發項目中建立業務決策評審(DCP)和TR評審(技術評審)機制,根據實際業務流程設置合適的評審點,定義結構化評審單據及流程模板;針對原來依靠手工管理評審標準,轉化為結構化的評審要素庫,確保在DCP或TR評審時采用一致的評審標準,保證評審質量。
2.3 建設完善知識和物料/BOM管理體系
建立企業產品研發數據統一管理機制
通過金蝶云·星空PLM系統,建立企業統一的研發數據分類管理體系,實現圖紙、文件、物料、BOM等各種研發數據統一、集中的電子化、信息化管理,為企業提供唯一、準確的產品數據源;根據研發數據的分類,建立對應分類的審批流程模版以及權限管控;實現圖紙、文件、數據的在線創建、在線審批、在線管理和在線發布的流程。

實現物料標準化和新物料認證,保證數據源頭準確
建立物料標準化體系,避免物料的隨意創建,提高描述的準確性,減少一物多碼現象;建立標準物料對應的標準3D模型庫,并建立二者的關聯關系,方便標準物料的查看和引用;通過新物料認證流程,明確全新原材料的可靠性、可采購性、成本和檢驗標準。
基于智能制造的BOM全生命周期管理
通過金蝶云·星空PLM/ERP一體化系統,讓研發人員可以直接了解物料的成本、采購、庫存等信息,從而實現在BOM搭建過程中實現物料優選,降低產品成本;金蝶云·星空PLM與主流CAD/EDA軟件實現雙向集成,自動搭建BOM結構,并可將BOM直接下推到ERP,無需集成接口,提高數據傳遞的準確性、及時性和可靠性。
2.4 實現研發/供應鏈/制造的
一體化工程變更
多維度影響面分析
建立符合CMII的閉環控制要求的變更流程,實現從問題提出、變更申請(ECR)、變更通知(ECN)到變更執行的完整變更流程;通過面向研發、供應鏈及制造的影響面分析,能夠自動識別變更對研發借用、采購、倉庫、生產的影響,避免遺漏;通過流程驅動,將獲取的變更影響面信息,通過變更流程推送給其他研發人員、供應鏈、庫存和生產等崗位,用于判斷變更是否導致大量成本損失和采購、生產計劃延遲,并給出決策意見。

實現研發/供應鏈/制造的聯動變更
通過CAD集成接口,實現圖紙修改與BOM修改的聯動,避免出現圖紙與BOM不一致的情況發生,同時當存在借用的情況時,實現一處修改、處處修改的批量變更效果;同時自動通知供應鏈/制造環節單據的負責人,對相應單據進行處理;對被變更的物料執行特殊采購策略或禁止采購的限制。針對變更對象可自動創建新版本,實現版本與變更流程的對應關系,便于質量追溯。